郴州房价高吗?
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总有人觉得郴州的房价遥不可及,也总有人觉得郴州的房价触手可及。
其实,衡量一座城市房价是否合理,有一个直观量化的指标,即房价收入比。
拓展阅读——房价收入比
顾名思义,房价收入比指的是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收入之比,直接反映房价与居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可简单理解为,“一座城市的一个处于平均收入水平的居民家庭,不吃不喝几年可以买一套该城市的普通房子。”按照国际惯例,一般认为房价收入比在3-6时,表示这座城市的房价处于合理水平;当该数值高于6时,则表示这座城市的房价已经存在泡沫。
那么,郴州房价收入比是否处于合理水平?购房的难易程度如何?房价收入比的高低,对于未来城市房价有何影响?
01
在郴州,购房难度有多大?
就湖南省房价收入比排行榜来看,总体而言,湖南省房价收入比数值维持在4-7合理区间范围内,各城市之间差异较小,分布较为均衡。
其中,长沙以6.35居于榜首,岳阳、益阳、娄底、郴州、永州、张家界以均值5.33处第二梯队,衡阳、湘潭、常德、邵阳、株洲、怀化以均值4.71紧随其后。可见,湖南省房价整体上处于居民收入能够支撑的合理水平,与广大居民的自住需求的匹配程度较高。在湖南,一个处于平均收入水平的居民家庭,不吃不喝奋斗四年至七年便能买一套房。
(注: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如果以房价收入比6作为衡量房价是否有泡沫的警戒值,湖南省可谓妥妥的没有泡沫的省份!一直以来,省会城市都是整个省份房价的风向标,因而,湖南省房价能够稳定在合理水平,离不开用各种方法“挤掉泡沫”、坚决落实房住不炒的“绩优生”——长沙。相比杭州、三亚、南京、福州等省会城市每平米动辄数万元的房价,长沙是名副其实的房价“洼地”。
再回到郴州,从湖南省房价收入比排行榜来看,在全省13个地级市中,郴州房价收入比以5.28位列第5,处整个湖南省中上游水平。而这也就意味着,在郴州,一个处于平均收入水平的居民家庭,不吃不喝奋斗将近五年半便能买一套房。
不过,仅以房价收入比衡量房价与收入之间的关系,难免有失偏颇。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房价收入比只是一个参考指标,因为不同家庭买房情况不尽相同,在生活中需要日常开销,也不可能将全部收入用于买房。当然,购房的资金除了家庭本身的积蓄外,还可以借助房贷、父母赞助、朋友借款等。
02
收入增速跑不赢房价涨幅
在房价与收入的这场博弈中,似乎从来都是房价独占鳌头。
近年来,不断上涨的房价令工薪阶层倍感压力,说起在郴州买不起房的原因,相信绝大多数人会说:“郴州工资太低啦!”那么,这几年郴州房价究竟涨了多少?收入情况又如何?来看看真实的数据。
从郴州2015-2021年房价走势图来看,近6年间,郴州房价走势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15-2018年的上涨期,在此期间,除2016年国家首提“房住不炒”总方针房价呈平稳且小幅上涨态势外,其余时期房价以每年近乎1000元/㎡的涨幅从“4”字头直逼“6”字头;
第二阶段是2018-2021年的维稳期,在这个阶段,“房住不炒”逐渐深入人心,房价趋于平稳,在“6”字头左右徘徊。
总体上看,郴州房价经历过2016年的大涨后,房价涨幅整体回落趋稳。
再来看看郴州的收入水平。
据湖南国调信息网发布的数据,2016年、2020年郴州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9759元、27196元,2016年到2020年间,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7437元,涨幅约为27%。而2016年、2020年郴州市房价分别为4004元/㎡、6175元/㎡,房价增长了2171元/㎡,2016年到2020年间,涨幅约为35%。
结论着实很清晰了,这几年,郴州收入增速远远追不上开启了“蹭蹭蹭”上涨的模式的房价。这恰恰也是国家频繁提及“房住不炒”的原因,让房价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横盘或微跌,让居民收入水平慢慢追上房价涨幅。这样既能保持市场稳定,为改革创造条件,又可以慢慢扭转经济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化解风险。
实际上,关于房价收入比失衡这个问题,多地提出了新的调控思路,比如无锡,“十四五期间,房价涨幅要与居民收入增长相适应”;比如厦门,“远期,房价、租金水平与经济发展、居民收入相适应,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
展望未来,随着中央反复强调“房住不炒”,地方政府因城施策,调控政策层层推进、面面俱到,整体而言房价水平将会逐渐趋于稳定发展。同时,随着全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政策规划利好,人们的收入水平将不断提升,以及国家加强解决住房困难、供需矛盾等结构化问题,人们购房压力将会持续降低,房价收入比大概率也将会延续下行态势。
03
年轻人的尽头是回老家买房吗?
你愿意要大城市一张床,还是小城市一套房?每逢岁末年关,年轻人们总会经受诸如此番灵魂拷问。
(注: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把小城市郴州与国际大都市“北上广深”的房价收入比单拎出来说,在郴州,一个人只需要拿着当地人人均收入的工资,工作5年半就能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而在“北上广深”,则需要20年甚至是30年才可以买得起,幸福指数高下立判。
高房价问题正不断打击着去大城市逐梦的年轻人的购房定居预期,不断受挫的年轻人也开始感叹“买房实在是太远了,感觉生活根本没有盼头”,追梦之心不免产生些许动摇。闲适、安逸、慢节奏的小城特质,也在一些返乡者的实际体验中,幻化为更细致的人情世故与柴米油盐。
小城市房价收入比低,但是吸引不来人;大城市留得住人,但买房困难重重。只能感慨一句,“一杯水,太难分匀了。”
最后发现,漂泊难,归家亦难。有物质差异的影响,但重要的是精神层面,人们更愿意接受哪种生活常态,而不至于委屈自己。关乎异乡驻扎或归根的选择,其母题还是我们会选择哪种活法,是大城市的居不易,还是小城市的慢生活。但万家灯火,总有一盏为你而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