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摊面积”又被炮轰了。
2月12日,新华社旗下杂志《半月谈》官微发文,剑指公摊面积,甚至直言这是一笔糊涂账!

▲《半月谈》官微截图
一时间,关于“取消公摊面积”的话题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诸如“公摊面积是糊涂账”“公摊面积必须要有具体的算法和公开透明标准”“支持使用套内面积”等言论层出不穷。

▲网友评论
确实,在中国买房,并不是花钱买的每一平方都属于自己。大概率有10%-30%的钱花在了看不清、摸不准的公摊面积上。
公摊面积或许是唯一一个能让开发商堂而皇之敛财而不用向买房人交代清楚的存在。这也是买房人对公摊面积唯恐避之而不及的原因,“凭什么要花钱买空气?”
今天,我们就聊聊公摊面积背后的那些门门道道。
01
一百万的房子,二十万在为公摊买单
说到“公摊面积”,这既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同时也是让很多买房人深恶痛绝的话题。
其实,郴州人对于公摊面积很早就有概念了,即使不太了解房地产知识,但许多郴州人买房时都知道问一句:“公摊有多少?”
公摊面积由香港兴起,有说法称是李嘉诚首先发明了它,90年代传入大陆,开始时只是楼梯、墙面,现在是走廊、电梯井道、公共门厅过道、甚至门卫值班室等都计入公摊面积,这些面积会分摊到每一户。具体每个城市甚至每个小区的计算范围还都不太一样。
至于公摊面积多少合理,法律对此也没有上下限的相关规定。目前郴州房地产市场上的公认的住宅公摊标准大概为:
别墅类公摊率为1%-8%;
7层以下住宅公摊率为7%-12%;
7-11层住宅公摊率为10%-16%;
12-33层住宅公摊率为14%-24%;
一些超高层住宅的公摊率因为电梯数量的增多,通常在25%左右,甚至会达到30%。
考虑到当前郴州楼市的主要组成部分为30层以上的高层住宅,这也就意味着,大部分郴州人掏钱买个100平米的房子,但实际住进去顶多能有80平米就算不错了。
尽管郴州部分高层价位较低,但它们都是以建筑面积算的,如果以实得面积来算,还得扣除20%-30%的公摊,实际算下来性价比更低。
换言之,原本看似面积够大的房子,实际收房的时候瞬间就变得面积小了。一百万的房子,有二十万是在给公摊面积买单。
02
亿万民众苦公摊久矣
这些年买房人跟公摊面积之间的恩怨就没消停过。业内有一种说法,买房人有“三怕”:
一怕买在高点成本多;
二怕资金断裂烂尾高;
三怕公摊太高到手少。
尤其是“公摊太高”的苦,可能只有买过房的人才深有感触。有这么一个楼市怪谈,“每个小区所有房子的公摊面积加起来,一定会超过这个小区的实际公摊面积。”
由于在法律上公摊面积并没有具体的标准,其含糊之处必然会滋生投机牟利的灰色地带。
以郴州市区2022年1月网签均价约5500元/㎡计算,假设一个小区1000户,只需要在每户的公摊面积上增加0.1㎡,55万的利润便凭空而来。
至于开发商会否仅薅0.1㎡的羊毛,那就另当别论了,难怪呼吁取消公摊面积的声音愈加强烈。
业内人士分析称,公摊面积确实已经变成了开发商变相涨价的手段,而且存在极其不合理,对购房者极其不公平,长期来看,取消公摊面积是大势所趋,但5年内,全面取消公摊面积不太现实。
03
买房如何减少被公摊面积套路?
就目前郴州市场来看,还尚未出现不明公摊坑害买房人的情况,可见在公摊面积方面,市场还算规范透明。
一般而言,房子建好后相关主管部门会进行测量,公摊面积、套内面积一目了然,买房人可以根据预售信息查询,自主选择买或不买。即使买入后,自己也可以进行测量。如果公摊面积和开发商出示的有出入,可以要求多退少补。
不过,为避免此类公摊面积套路事件的发生,在此小编建议:
购房者在签订合同时,最好和开发商再做一份《商品房面积差异补充协议》,明确套内以及建筑面积、公摊面积出现差异后的处理办法,防患于未然。法律规定,跟合同中规定面积误差在3%以内的,多退少补;大于3%则可以退房。
其次,就算无法签订补充协议,也要尽量获得书面证据,销售的口头承诺是最无效的。
另外,不要盲目追求低公摊和偷面积。买的没有卖的精,即使偷了面积,成本也会折合在房子单价里,算下来只有开发商是赚的,风险只有买房人承担。
最后,有人认为公摊面积计入房价不公平,其中隐藏猫腻太多,应该早点取消;也有人认为取消公摊面积可能会导致房价大幅上涨,不能取消。你觉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