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延续性问题,在2022年新年钟声即将敲响之际终于尘埃落地。
为持续减轻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负担,缓解中低收入群体压力,2021年12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为纳税人送上了三份新年礼包:
①将全年一次性奖金不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实施按月单独计税的政策延至2023年底;
②将年收入不超12万元且需补税或年度汇算补税额不超400元的免予补税政策延至2023年底;
③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单独计税政策延至2022年底。
上述三项政策,预计一年可减税1100亿元。


▲来源:央视新闻
01
年终奖税收优惠再延两年
保民生怎么保?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如何提升?这三项政策便是具体的行动。
第一项,全年一次性奖金的概念类似于年终奖,如果没有此次政策延续,年终奖是要分摊到每个月的工资里来计算个人所得税的,这样个人收入可能会触及更高的边际税率。但现在有了优惠政策,年终奖就是单独计税。
举个例子,假设某纳税人年收入是20万元,年终奖6万元,没有其他综合所得。在没有优惠政策的前提下,该纳税人的纳税总额就是15080元。现如今,优惠政策延续,该纳税人的纳税总额则为13270元,共减少1810元。
第二项,年收入不超过12万元的本来需要补税,现在不用补了。年度汇算补税额不超过400元的也不用补交了。此条优惠政策除了减少了纳税人负担外,也减少了税务局在个人税收领域的工作强度,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其他税项领域。
第三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单独计税即股权激励不纳入工资范畴计税,而是单独计税,适用税率为综合所得年度税率。
总体而言,这次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延续,对工薪阶层而言可以节约少则几百多则几千甚至上万的税收支出,同时也有利于国计民生以及提升人们的消费水平。
02
年终奖怎么计税,是道选择题
年终奖目前有两种计算扣缴个税的方式,即单独计税和合并计税。个税优惠政策延期意味着个人未来两年都可以选择全年一次性奖金不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实施按月单独计税。
那么谁是这项政策的最受惠群体?从整体收入方面,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当年收入(含年终奖)减去6万元及五险一金、附加扣除等后应纳税所得额小于等于0元,并入综合所得税更节税。二是,当年收入(含年终奖)减去6万元及五险一金、附加扣除等后应纳税所得额在0至3.6万元之间,任何一种年终奖个税计税方式对其影响一样。举个例子,某纳税人2021年综合所得5000元/月,2021年3月发放全年一次性奖金3万元。按照单独计税和合并计税的应纳税额都为1050元。三是,当年收入(含年终奖)减去6万元及五险一金、附加扣除等后应纳税所得额大于3.6万元的群体。这一群体年终奖单独申报更节税。
进一步从收入结构来看,年终奖高于工资的情况下,选择合并计税交税更少。举个例子,某纳税人的2021年工资收入扣除五险一金、免征额、专项附加后,应纳税所得额(不含年终奖)为3万元,年终奖为27万元。按照单独计税,该纳税人应纳税额为53490元。按照合并计税,该纳税人总计应纳税额为43080元。
工资高于年终奖的情况下,按照单独计税方式交税更少。举个例子,某纳税人2021年工资收入扣除五险一金、免征额、转向附加后,应纳税所得额(不含年终奖)为15万元,年终奖为3万元。按照单独计税的方式,该纳税人总计应纳税额为13980元。如果按照合并计税方式,其应纳税额为19080元,二者相差5100元。所以,工资收入大于年终奖,而年终奖高于3.6万元,且年终奖+年薪(五险一金、专项附加等扣除)高于9.6万的群体在税收优惠延期政策下更受益。
03
总结
此前,我国出台了多项针对企业的减税政策,切实惠企。此次又延续了多项针对个人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税收优惠政策,重在利民,让老百姓有更多可支配收入,也将为促消费、稳增长提供助力,收获了网友的一致好评。


▲税收优惠政策-网友说
年关将至,年终奖发放在即,延续此项优惠政策,利好广大“工薪族”,也算是国家给工薪阶层一份实实在在的新年礼包!赶紧把这个重要信息分享给身边人吧~
话说,你们公司年终奖是在什么时候发?来评论区和小编聊一聊!